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指导_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_招教网_第7页_笔试备考_中国招教网
| 保存桌面 | 网站地图
笔试备考
  • 2021年招教普通心理学讲义:心理的实质(一)

    2021年招教普通心理学讲义: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动能动的反映。(填空、选择)(一)神经系统的结构(选择、判断、填空)1. 中枢神经系统——脑 包含有四个叶,并具有不同的功能:额叶——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动觉)顶叶——主要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体觉)

  • 2021年招教普通心理学讲义: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2021年招教普通心理学讲义: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 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2. 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 有助于老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4. 有助于老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 2021年招教普通心理学讲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021年招教普通心理学讲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名词解释、填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二)心理现象及结构(填空、选择、判断)1. 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交叉/边缘/中间科学。2. 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有着本质区别,即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 21年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010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二十字方针,即: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

  • 21年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原始社会的教育

    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内容贫乏、主要是身教、言传,二者相辅而行、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原始教育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教育水平低,教育没有专门人员、专门机构场所、专门的组织形式、教育与原始宗教和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 21年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20世纪以后的教育

    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

  • 21年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小学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 21年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教师的含义及性质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这也是教师最本质的特征。

  • 21年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 21年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简称“学习论”,是说明人和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因素的各种学说。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观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实验资料,提出了许多学习的理论。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的知识点在小学的教师资格科目二考试中属于全题型备考的知识点,题目难度稍大,题型灵活。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建构主义重要的“五观”。

  • 21年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意志品质

    自觉性:在做事情开始前,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自觉的行动,主要在采取决定阶段,表现出有主见。强调“该做的事,自觉去做”。 自制性: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能够排除外界的诱惑,抵制干扰。主要在执行决定阶段,表现出能抵制诱惑。强调“做该做的,哪怕不想做;不做不该做的,哪怕想做”。

  • 21年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任何感觉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主体的感觉能力;另一个是客观世界的刺激。前者是感受性的问题,后者是感觉阈限的问题。

  • 21年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即:清楚、联想、系统、方法,其四阶段教学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教学过程形式阶段理论的形成,同样,也标志着班级授课制的发展成熟。 赫尔巴特思想口诀:一、二、三、四(一原则、二基础、三中心、四阶段)

  • 21年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自身结构决定了教育一定与自己培养的人密切关系,而这些人进入到社会工作生活就导致教育会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教育是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包含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人口等)方面里,所以社会的子系统里一定有相互制约的情况。比如教育会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那么反过来教育也会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 21年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印象形成效应

    一般来说,印象就是我们对他人的特征,如能力、性格、品质的总体看法和评价。是指对人和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 21年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神奇的效应

    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状态。它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在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自己。其中“踢猫效应”属于社会态度功能中自我防御机制的转移或移置,指的是在一种情境下使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通常是把对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

  • 21年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二)

    马斯洛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人类需要五层次理论。1954年在《动机与人格》中补充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形成了由低到高不同层级排列的需要系统。人类的各种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是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

  • 21年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

    马斯洛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人类需要五层次理论。1954年在《动机与人格》中补充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形成了由低到高不同层级排列的需要系统。人类的各种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是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

  • 21年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认为自然界中都存在着普遍的规律,那么人的世界中也存在着普遍规律,人的发展也有法规,那么人的教育活动也存在着规律,既然人的教育活动存在规律那么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就要去遵循规律、探索规律,而这个规律就是人的自然本性和年龄特点。

  • 21年教师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比如视力测验,我们说有的人视力好,而有的人近视需要戴眼镜,换句话说,就是有的人视力强,有的人视力弱,视力的强弱是视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的视力方面对刺激的灵敏程度。

«上一页 1 25 6 7 8 9107 108 下一页» 共2149条/108页
关注官方微信,送内部资料
关注官方微信
相关推荐 更多>>
面试技巧 更多>>
暂无更多信息